ob欧宝电竞官方网站
电 话:0633-8076222
传 真:0633-8076123
邮 编:276800
地 址:日照市北京南路277号航贸中心B座24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发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》报告显示,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在2023年从去年估计的3.4%放缓至2.9%。另据世界贸易组织(WTO)报告,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将只增长1%,远低于此前预测的3.4%,这将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。2022年中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压力,实现了稳定增长。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、外需走弱等考验,今年中国外贸将如何解压?
2月22日,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(CMF)举行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(第60期)上,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表示,“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冲击之下,去年四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,但月度同比出现下降,从历史维度来看,并非罕见现象,是外贸的正常波动。单月同比出现下降,是周期错位影响,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趋势会变坏,还要结合整体情况分析,中国外贸的优势和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,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。”
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中国宏观经济论坛(CMF)主要成员王孝松分析道,2023年中国外贸面临着世界经济陷入衰退、外需疲软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数量增加、疫情对贸易的持续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。“但也应看到,‘一带一路’建设和RCEP实施的叠加,有利于区域贸易发展,制造业基础扎实、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、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充足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。”
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,尽管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仍在释放,将给中国外贸进出口带来压力,但中国贸易整体仍相对有韧性,有望继续承担全球化“稳定器”的作用。
梁明对此持相同看法,他的信心在于,“国际市场是需求增速在放缓,而不是总量在放缓。目前来看,国际市场需求是一个结构性的放缓,并不是全部的下滑。今年做好一些结构性的开拓工作,我们外贸进出口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。”
王孝松提出了2023年中国外贸实现突破的路径:
充分利用RCEP的政策红利。推动RCEP相关措施在全国落地;升级监管作业系统,规范简化手续,持续优化通关流程,提升通关效率,降低通关成本;服务企业抢抓RCEP机遇,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,帮助企业开拓RCEP市场;完善针对RCEP的贸易便利化措施。
挖掘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潜力。我国在可再生能源、电动汽车、数字经济等领域,具有研发和商业化应用场景优势,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的碳中和贸易中争取主动。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等产业在全球已经具有较高竞争力,未来要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挖掘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的贸易潜力。
重视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动作用。未来围绕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、保税维修、离岸贸易、海外仓等6种新业态新模式,区分共性与个性,分类制定切实管用、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。要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赋能外贸发展,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,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。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政策框架,支持更多市场主体开展外贸,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。
改善营商环境迎接产业转移。欧洲部分制造业外迁主要是第五次产业转移的自然过程,欧洲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速作用。能源价格上升会在短期内加速欧洲相关行业向中国转移,方式以贸易为主,以投资为辅。长期来看,产业转移有利于国内中间品的需求释放,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升级和产能的再匹配,有利于我国提升“竞争、合作”的供给议价能力。中国政府要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,改善营商环境,相关行业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,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。
程实特别提出,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,应以大湾区为平台挖掘中国外贸新潜力,推动强链补链,加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。抓住头部企业,尤其是大湾区内科技龙头企业,利用技术与知识在产业链上的“外溢效应”,带动整个产业链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,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湾区产业集群。培育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激活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活力,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演进,优化产业布局、增强中国产业链韧性。
来源:中国贸易报